
2013年,牛津互联网研究所做了一个“互联网帝国时代”的信息图,统计了全世界最流行的网站,其中谷歌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其次是Facebook。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的2018年,全球社交网络使用分布中Facebook最强大,它有20亿用户,为二的两个对手在中国和俄罗斯。
必须承认的是,全球互联网中美国处于领先位置,就像做披萨一样,作为底层的硬皮是美国制造,上面的配料则是世界性的,包括公共的、有私人的,欧洲的、亚洲的,这是现在基本的互联网发展态势。而说到美国,就会谈到美国五大平台公司,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2011年这五家加起来的总市值是9450亿,到2014年,它们市值的总和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8万亿。而2017年,这五家的总市值是2.8万亿。可想而知,这五大公司袭卷全球的步伐和力量有多么强大。2017年第一季度尾,将公司按照市值排名,唯一跻进前五的是巴非特的公司,其他全部是这五家平台互联网公司。其他的公司跟这五大公司的差距非常大,换言之,我们面临的世界是五大平台和其他互联网公司基本的竞争场景。
消费者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由于其时间天生是受到制约的,所以会集中在大的平台内完成所有的消费需求。因此形成了互联网产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也是平台整个的产业背景规律,叫赢家通吃。
这些公司为何能被叫做平台公司?可以用四个指标来衡量:
首先,它们必须具有财务实力,无论是巨大的市值,还是充裕的现金,还是拥有极其赚钱的利润机制。只有资金充足才能进行战略并购,才能进行充分布局。
第二点,这些公司必须能直接接触相当规模的消费者。换言之,所有平台公司都拥有诚意的、非常忠实的用户。
第三点,这些公司获取用户以后,必须通过有意义的持续的参与来建立品牌,并从这些用户身上挖掘出大量有用的数据。所有平台公司的本质都是大数据公司。
第四,这些公司必须在建立平台操作系统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这些平台操作系统是由充满活力的开发者社区所防御和支持的。
把平台化公司进一步上升到更抽象的程度,可以分为五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数据化,这些公司在把以前从没有量化过的世界的许多方面都呈现为数据。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给这些公司贡献数据。 第二,拿到数据以后,要从数据当中创造经济价值。第三,多元化和集中化,通过平台组织开展多边的关系。第四,叫做个性化,通过算法将内容、服务与广告予以个性化。 最后一点,这些平台全部都是在全球的场景下来竞争的,它们力争建立全球性的通信和服务基础设施。也就是说,这是一场非常典型的巨人之战。
那么人们是怎么来到平台化世界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
第一点,网络无所不在。马克·维瑟说过,真正重要的技术一定是要消失的技术,他把这种技术叫做宁静技术。世界第一个浪潮是主机,然后是个人计算机的流行。而他认为计算机发展的第三个浪潮一定是泛在计算。
第二点,信誉体系。今天形成的信誉体系是一种在线体系,允许用户在社区当中彼此评价以便通过声誉建立信任的程序。今天所见到的是,人们在每一个系统当中都建立声誉,但是通常这些声誉不能够带到其他系统,但是可以预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聚合信誉资本的网络的出现只是个时间问题。社会进程当中,我们已经由熟人社区来到陌生人社区,人际信任逐步被人对系统的信任所取代;被动的信任逐步被积极或主动的信任所代替。今天信任的演化方向叫做分布式信任,最典型的分布式信任技术就是区块链。
第三点,低成本共享基础设施。计算资源和信息与通信技术工具成本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下降,计算及其促进的应用程序和平台现在可作为运营支出而不是资本支出。充裕的网络连接使得用户可以随时按需请求IT 服务,并且仅需为所使用的服务付费。
最后给平台下一个定义,平台是一种可(重新)编程的全球性基础设施,通过系统化的数据过程加以组织,包括数据收集、算法处理、金钱化以及数据流通,能够促进用户与互补者之间的个性化互动。
在现实生活当中,由一系列平台机制驱动的全球在线生态系统正在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绕过地方和国家机构,而传统上正是这些机构主宰着公共价值。这会令人产生很大的不安,到底谁来维护这个社会的真正公共价值。
十年前,人们还拥有一个开放的网络乌托邦,而今天,人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有墙的花园所构成的世界,里面据守着巨大的怪物。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互联网广告总份额不断地上升,但上升的份额全部被谷歌和Facebook两大巨头拿走。第二个是,谷歌它的成长,它的互联网业务增长是54%,Facebook增长是45%,其他所有公司只有1%的增长。这个市场是一个绝对的寡头垄断市场。这导致大众会忧虑一系列的事情,比如说垄断或者是双头垄断或者是寡头垄断,它们会导致创新的减缓;互联网公司的触手一定会伸到临近的市场,相邻的市场被互联网吞噬的可能性非常之大;任何冒尖的新兴领域,注定也是互联网公司的碗中之餐。
我个人有一个总结,叫做赫拉克利特定律。河流在变,踏入河流的人也在变从过去的互联网发展史上能获得宝贵的教训。 第一课,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个是老生常谈。第二课,一个时代的领导者不会领导下一个时代,从IT发展史上看,IBM交给微软,微软交给苹果。第三课,变化正在以不断增加的速度发生。技术公司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所占比例实现了惊人的增长。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天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都是互联网公司。但也有变化,以IBM为例,它作为全球技术龙头,曾经在1980年-1997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都是第一,在整个技术产业当中占到75%的比例。后来的微软和后来的苹果,它们所占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也就是说,技术产业在发展,但是大互联网公司在整个技术产业当中的份额其实在下降。同时,人们也会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说互联网公司的势力仍然是不可阻挡的,会有护城河效应。不排除在竞争当中会有一些新公司冒头,但很多新的可能机会会被大公司抢走,在大树底下寸草不生。 所以消费者,其实逃不了五大公司的天罗地网。
而技术公司需要保持谦卑,和此前的泡沫一样,也存在技术泡沫。金融泡沫的产生,是因为市场期待金融给它特别高的回报,因此金融公司不得不发明各种各样的东西,尤其是衍生品来满足市场对它的需求,最后的结果是导致了金融危机。那么平台公司需要意识到,它之所以有今天的这个规模是因为围绕平台有大量的公司需要挣到钱,如果这些公司挣不到钱,平台公司本身存在的基础在哪里?随着股票的估值越来越高,技术产业会感受到十年前华尔街所感受到的那种压力。
公关公司爱德曼会调查四个类型组织的公信力,包括政府、企业、非政治组织和媒体,从调查结果来看,它们的公信力在全球范围内一直在下降。调查结论可以总结为,“一切都开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但正像海啸的第二波和第三波,全球化和技术变革进一步削弱了全球制度的信任度。后果是极为有害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大众开始夺取精英的控制力。”今天的技术精英要看到历史的这一点,因为精英如果不把握好自己机会的话,最后也会走入自己的黄昏。技术精英需要保持谦卑,克服自己的傲慢。
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胡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