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与火焰并存,IP潮落又潮起

2018.08.02 16:03:32  来源:虎啸网  

从泛娱乐1.0 到泛娱乐+的过程中,IP是决定未来产业规模的关键。尤其在中国整体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文娱产业的发展成熟,IP将会是下一个不可限量的市场,并将迅速成为价值高地,驱动泛娱乐之路的未来。作为一个乐观主义者,百思传媒创始人岳云飞强调,在未来,IP仍然会带来无限的想象力和可能。


403156253764768872_看图王.jpg


起起伏伏,痛并快乐地前行着


从IP火爆之初,岳云飞就一直在关注IP产业链的变化始末。抛开市场上众说纷纭的IP言论,回归理性而言,岳云飞认为IP火热与以下因素密不可分。


第一,产业投资,这是IP火爆的推手之一。投资是有风险的,如何规避风险,最大化提升投资价值,投资人要在其中寻找投资逻辑。然而投资人一般对于内容作品的了解并不透彻,从价值评估分析来看,IP得到过市场验证,有读者、有用户、有粉丝,投资风险小于原创作品,预见收益大于原创作品,更符合市场投资逻辑。


第二,市场用户。我们之所以认为IP符合市场背后逻辑,很大原因在于IP本质意义上具有一定基础的市场用户,而有用户的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市场潜能。互联网平台注重市场用户,注重用户思维,也使其成为推动IP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收购平台。IP开发无非几种通路,其一开发剧集,卖给电视平台和视频平台,采购方会优先考虑经过市场验证的内容;其二开发电影,走入院线影院,是不是IP也会成为影院经理设置排片率、上映档期的考量因素。在同等质量同等标准下,IP相较于非IP多一个卖相和卖点,收购平台、电视平台、网络平台、影院平台等也会进行充分考量,越大的IP占到的权重也会越大。


资本的青睐、用户思维的引导、渠道方收购方的关注,使得IP一直处于市场的风口浪尖。然而除了看好、除了追捧、除了鲜花和掌声,对于IP的热词唱衰和IP失效论也不绝于耳。针对这种负面观点,岳云飞给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首先,真伪IP分辨存疑。岳云飞认为如今远远未到IP失效阶段,虽然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IP改编作品成绩不好的情况,但往往是因为市场无法分辨真IP与伪IP。真正的IP具有持续长久的生命力,比如拥有扎实内容基础的四大名著就是经过时间沉淀验证的真IP,但其他一些IP在数据方面的真假性仍然存疑。


其次,IP呈现效果受开发能力影响。从各类IP影视化内容创作经验可以看出,真IP不一定做出好作品。IP是内容源,但很多时候市场尚未具备挖掘IP宝藏能力就去开发的情况屡见不鲜,守着金矿就能轻易地掘金吗?答案是否定的。IP影视化过程需要高品质影视制作公司介入,没有能力开发只会造成资源浪费,这关系IP开发能力,但不代表IP失效。


目前中国IP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从市场角度和用户角度来讲,围绕IP价值挖掘的模式单一,市场对IP的意义和价值不甚了解,才产生了如此多的纠结、争议、讨论。所有事物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商业规律决定了IP终将从起起伏伏到逐步成熟。


价值打造,通向罗马的跑道不止一条


互联网“内容为王”的时代下,若想在IP领域立足,只有好的内容才能获得更多用户、更加凸显IP价值。就像以前教学评分一样,从不及格到及格到良好到优秀,IP也需按层级划分,对不同IP做出不同的价值评估。


对于顶级IP的划分机制,其中一部分是具有全球性国际化价值的IP,它们传递普世价值观,男女老少四海之内皆宜,以美国迪斯尼为代表的作品尤为突出。还有一部分顶级IP垂直于某个领域、人群、国家,但受制于综合因素影响无法成为全球性IP,主要归属为顶级IP中的区域性IP。


由此引申至IP多价值通道打造与IP经济商业变现,市场既然想开发IP,就一定要弄清楚每类IP有多少用户和人群,适合什么年龄段,适合什么受众,适合什么区域,这是IP价值开发过程中需要理性思考的重要一点。在这其中,美国的IP商业模式是首先要学习摸透的对象。在美国,IP影视化只是一个方向,旨在通过影视化手段寻求普世价值观和全球化共鸣,进而扩大IP影响范围,他们从一开始选择的就是真正通向“罗马”的跑道。


而国内很多IP还只是站在中国甚至中国某一特定区域人群的角度去开发的,起点小、眼界小、格局自然也小,产生的影视化内容也就更加局限。中国文化需要增加大格局的部分,需要创作整个泛世界大众去看的内容,IP价值最大化的第一步就是具有全球性国际思维,将IP传递的内容、故事、价值,让任何一个种族、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够接受与包容。


当然并非所有的IP开发都需要面向全球化,但这种思路是一致的,逻辑是正确的。即便是为了抢占中国市场的IP,也需要讲中国的故事,讲人民的故事,形成同感点与共鸣点。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中国IP在讲故事的时候大多是在创作内容、创作作品,骨子里是作品思维而并非产品思维。向作品致敬是一定的、是毋庸置疑的,但商业化作品的第一步应该是产品,而产品背后,就需要有人买、有人付出、有人花费成本,这种作品思维向产品思维的转变也需要在市场实践中一步步积累、沉淀。


除影视化之外,考量IP授权衍生产品,以及促进IP和传统行业的跨界合作也是提升商业价值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进入消费升级时代,其他产业急需文化消费驱动,IP作为文化精粹部分,既可弘扬普世价值观,又有好的故事,又可以彰显人性,势必发挥文化引领带头作用。


高度分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作为营销人,岳云飞带领的百思传媒也在一直帮助影视客户进行IP层面的各种探索。其实按照之前的思路,由IP方生产衍生品的逻辑是不对的,因为IP方要么是版权平台,要么是影视公司,他们的主业是做小说、做影视、做内容,但对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通路、销售、渠道等方面并不专业。之前很多影视授权产品之所以成为积压品,就是因为不正确的人做了不正确的事情。


百思旗下IP运营企划事业部的成立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其强项不在于生产IP、授权IP衍生产品、IP影视化等细分方向,重点在于团队专业的IP运营思维,可以帮助IP方找到更好的跨界合作伙伴。研发什么产品,做怎样的市场营销,邀请哪种人做哪些层面的开发,各取所需、共享跨界、合作共赢。高度分工时代,市场也正需要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产业力量,共同分食IP这块大蛋糕,由此实现IP价值最大化。


当然,面对IP产业这样一个火热与躁动的市场,除亮眼的数据贡献外,也不得不看到其背后的隐忧和尴尬、虚假和水分。尤其是大量伪IP的存在,数据失真、决策误判,扰乱市场鉴别能力,导致真假IP鱼龙混杂,投资方、生产方对真IP开发失去投资热情与生产热情。当下中国IP市场最大的问题,即良莠不齐真伪难辨,伪IP是对产业链的最大伤害。


我们相信,随着IP价值的深度挖掘,随着IP周期的进一步演进,随着IP潜能的全力开发,随着IP从业者需求和意识的觉醒,随着头部内容公司思维的升级探索,IP的未来终将不可限量。尤其IP从发力期过渡到成熟期之后,创造出关于IP的更好价值的可能,也会给到行业更多惊喜和期待。






文/本刊记者 王林娜


文章评论

历史评论

专家微博Talent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