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一门经营人心的生意

2018.09.21 15:08:53  来源:虎啸网  

粉丝经济,一般指通过提升用户粘性,并以口碑营销的形式获取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经济运作模式,具有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并重的特点。早在2008年,美国网络文化观察家凯文·凯利就提出一个理论——“一千铁杆粉丝”,即:“任何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 凯文·凯利:2012年版《技术元素》,电子工业出版社,第86页]。抛开这个理论的语境不谈,它的存在至少证明了国外对粉丝能量的前瞻性。


虽然今年国内“粉丝经济”的大旗被高高举起,但实际上,中国市场对粉丝能量的关注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与成熟的美日韩粉丝经济体系相比,中国粉丝经济的潜力还远远未被挖掘。


7.jpg


一、“粉丝经济”哪里来?


在中国,由粉丝行为带来经济效益的情况并不鲜见:远到晋代书法家王羲之题字助老妪卖扇,近到民国时期画报女郎推荐商品引人争相购买,中国人的粉丝崇拜事业在“粉丝”二字尚未出现之时就已潜滋暗长。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粉丝经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是舶来品。


中国的偶像市场觉醒得非常之晚。1978年,亚洲偶像产业的鼻祖——日本Johnny’s事务所成立,并逐渐培养出一条成熟的粉丝经济链条:会员费+粉丝衍生消费+大众娱乐;1989年,韩国粉丝经济大佬——S.M.娱乐公司成立,不仅发扬了Johnny’s事务所的偶像培养体系、形成了规范的练习生制度,还发展出了独特的应援文化。反观中国,直到1979年才开始播放第一条电视广告,更遑论什么偶像、粉丝产业。


而中国第一位广告代言人,则出现在1990年——是在电视广告出现的十一年后。当时,老艺术家李默然先生为公益事业代言三九胃泰,开启了中国明星担当广告代言人的先河,却引来一片骂声——观众们难以接受、也难以容忍这种明星商业化的行为——由此可以见得中国偶像市场起步之晚、空白之大、基础之薄弱。


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想也在发生转变,大众对明星广告代言的容忍度越来越高。但是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明星们在拍戏之外的经济价值仿佛也就止步于广告代言。直到2003年开始,《快乐男声》《超级女声》(以下简称“快男超女”)出现,市场才发现新的掘金点——让粉丝创造偶像/明星。“快男超女”的冠军均开创性地由观众短信投票产生,这样的选手往往一出道就有超高人气,比传统明星和偶像更具号召力。投票计数的冠军产出方式,也促使支持同一位选手的观众抱团取暖,国内粉丝的力量第一次以群体形态展现出来,创造了不少记录。在2005年《超级女声》总决赛一场比赛中,粉丝们的短信票数就达到800多万票,而当年《超级女声》的短信总收入则超过了3000万人民币。


国内的粉丝土壤逐渐肥沃,但一些人却选择了另辟蹊径,发现直接移植现成的“果实”收益更快。相较于与美国,中日韩地缘距离之近使得三者文化间互通有无更加方便。因此,中国市场或主动或被动地,都慢慢学起了日韩友邦现成的粉丝经济模式。


韩团练习生出身的偶像韩庚,在2009年回国发展时将韩团审美和练习生制度带回了中国,敏锐的市场立即嗅到商机,推出一批韩式偶像,带起了国内的应援风气。2012年7月,模仿日本48系的中国SNH48成立,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四千年一遇美女”鞠婧祎成为宅男们心头的朱砂痣、眼里的白月光,照搬日本的运作模式(剧场+握手会+总选举)更是为经纪公司带来了数以千万计的利润。2013年,中国第一个大火的本土养成系男团TFboys出道,借鉴日韩的养成模式让他们积累了广泛的观众缘,一直到五年后的今天,TFboys仍然是国内最受欢迎的男子偶像团体。今年让“粉丝经济”一词正式跃入大众眼帘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其版权也来自韩国。现学现卖自然方便,可以说,中国粉丝的经济化,离不开日韩的影响。


中国的偶像市场起步晚、成长慢、基础薄弱,却在这两年迎来井喷式发展,这与其身为“舶来品”的“优势”密不可分。虽然对日韩模式的借鉴颇有“拿来主义”的尴尬意味,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确是事实,谁也难以说清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如果期望粉丝经济持续发展下去,一味地“借鉴”、“拿来”必不可行,我们需要贴得更近——去观察“中国的”粉丝和市场,抓住培育本土粉丝经济的着力点。


5.jpg


二、从粉丝到粉丝经济


在日韩语境下,粉丝经济的对象局限于明星偶像及其粉丝,但在中国,其范围要宽广得多。中国的粉丝经济包罗万象,已经有了“全民皆粉”和“万物皆可粉”的趋势。


国内的粉丝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明星网红粉丝,和IP粉丝。前者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明星偶像粉丝,也包括网红KOL粉丝,他们的共同点在于(相比于IP粉丝):更年轻、更依赖新鲜感、更有集体意识,并且舍得为崇拜的对象买单。明星网红和他们粉丝的关系,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崇拜与被崇拜,更多的是相互依存:明星网红要仰仗粉丝给予的影响力,粉丝们则期待偶像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慰藉。IP粉丝包含的种类更多,如:公司及其法人IP;书籍、杂志、报刊和作家IP;游戏IP;电影、电视和歌曲IP等。IP粉丝的共同点在于:年龄分布更均衡,不局限于年轻人;更长情,不会轻易“爬墙”(指放弃原来喜欢的转而喜欢其他人/物);更分散,在凝聚力方面不如明星网红粉丝。不过与明星网红粉丝相同的一点是,IP粉丝同样舍得为喜爱的人或物买单。


在了解过国内粉丝的状态特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思考下一个问题:除了外界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内在因素在为个体性的粉丝发展成为群体性的、现象级的粉丝经济铺路?应该说,在国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个显而易见的背景之下,拉动国内粉丝经济发展的其实有三驾马车:社交平台、大数据和移动支付。


社交平台堪当这三驾马车中的“头车”。如果说互联网平台打开的是一切商业活动的新生态,那社交平台就是定向开启了粉丝经济的红利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虽然瞄准的是不同的市场——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但它们作为“粉丝—偶像”沟通桥梁的作用是共通的。微博大V动辄上千万的转发评论点赞量、微信公众号不时出现的刷屏文章等,都为粉丝群体的经济化奠定了良好的互动基础。


除了满足粉丝崇拜对象与粉丝的交流需求,社交平台在粉丝经济中还担当着另一大使命——打造新生代粉丝崇拜对象。据微博大数据统计,2017-2018年,在微博拥有十万以上粉丝规模的网红人数增长率超过50%,其中百万粉丝网红的人数增长超过20%——这还仅是微博一家打造出的新星。从本质上来说,打造新生代粉丝崇拜对象其实是塑造个体品牌的过程,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自身携带巨大流量,既为粉丝聚集提供天然场地,也为未来新秀们最大化扩展受众、最深化传递内容价值点提供条件。


只有一架“头车”带动不了庞大的粉丝市场,技术支持是粉丝经济呈规模发展的前提。在这方面,大数据技术发展和移动支付普及的重要性并驾齐驱,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两个前提,粉丝群体就失去了经济化的基石——既不能大批量发展,也无法高效变现。


粉丝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明星网红及IP影响力的关键,同时也是粉丝经济变现的基础。要想从中获益,粉丝的崇拜对象必须首先发现、吸引、培养大量粉丝,在与粉丝的互动中准确定位自己,提高粉丝质量。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让这项看似复杂、庞大、耗时的工作变得可能,甚至轻而易举。要知道,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有自己的数据痕迹和数据画像,大数据挖掘、收集、分析、整理大批量的数据,使得发现和深入了解某一类粉丝的爱憎喜恶成为可能。粉丝的“关注”和点击意味着兴趣和潜在的购买行为,他们的“取关”和视而不见则意味着需求的转移。大数据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有效整合和解读,把握某一个细分领域的粉丝状态,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营销。这样,粉丝效应才会逐渐扩大,我们才能持续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


粉丝们的逻辑其实非常简单粗暴:喜欢TA就去粉TA——粉TA就意味着用脚投票、为TA买单。而移动支付的兴起,则是让“买单”这个动作更高频、更高效,直接铺垫了粉丝经济的变现之路。据人民网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移动支付用户已经达到8.9亿;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额超过40万亿元。在移动支付普及以前,粉丝们为自己崇拜对象花钱的阻碍重重:想买专辑?要在音像店外排队排到天荒地老。想夸赞这本书的作者写得真好?不好意思,没有作者的联系方式。想对这个牌子的某款产品表示支持?去到店里才发现发现这款产品不在当前门店销售……移动支付的全面普及让粉丝经济的变现无比通畅,形成全场景均可消费的闭环经济模式:喜欢偶像推荐的单品?去网站下单购买!想对这个作者表示支持?扫码打赏即可!想听偶像的新歌?再也不用排队,线上专辑随买随听!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粉丝经济的商业模式,那“一个中心、两个闭环(如图所示)、三驾马车”的总结似乎恰当。在社交平台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大数据和移动支付使粉丝经济成为可能,粉丝所代表的经济价值和影响力使得他们摆脱以往的被动地位,占据粉丝经济模式的绝对C位。他们拥有无限权力,指尖一划便会影响崇拜对象的商业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粉丝们崇拜的是人还是物,本质上都是娱乐工业精心打造出来的商品——没有情感,但一切为粉丝服务。


互联网环境下的粉丝经济模式.png


三、案例:粉丝是最忠诚的消费者


随着消费升级和互联网变化,如今的粉丝经济有了更广阔的领域。粉丝一词虽然随着偶像产生,但显然现在各行各业、大小品牌,都有可能拥有一批属于他们自己的粉丝,并转化成经济利益。


早在今年4月初,爱奇艺《偶像练习生》风靡一时,曾以粉丝集资超2000万元、决赛门票炒至1.8万元的消息震惊娱乐圈;近期,腾讯《创造101》的集资金额翻倍,粉丝自主集资金额超过了4000万元。这些令人咂舌的数字金额背后凸显出了粉丝经济强大的商业价值。在这一类偶像养成节目中,粉丝才是真正掌握话语权的人,他们的经济能力直接影响着偶像的发展趋势——粉丝经济似乎变成了一纸契约,将粉丝与偶像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创造101》一开始就打出全民创始人的概念,完全由粉丝点赞数决定选手去留。在后期出道名额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腾讯视频与节目合作,其会员每天可以为11名选手各投11票,选手的定制会员则可以额外再投121票。为了自己的偶像能够挤进前11名顺利出道,粉丝们主动奔走转发拉票、集资购买定制会员卡投票。就这样,通过与节目挂钩,腾讯视频不费吹灰之力就让粉丝成了最忠诚的消费者。


类似的粉丝驱动力也成就了小米。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小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12年夏天估值达40亿美元的融资,是当年全年中国企业的融资之最;2013年,小米手机用半年的时间就创造出了2012年全年的业绩,售出手机703万台,营收达到132.7亿元人民币。小米手机如此吸引粉丝,其本质原因毋庸置疑还是性价比。但雷军自己也承认,小米手机成功的要诀有三:创业团队、创新和粉丝经济,而粉丝经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据了解,小米在粉丝吸引和维持方面主要有三样法宝:通过微博吸引新用户、通过论坛维护活跃度、通过微信提升体验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以客户为主角的活动,例如爆米花论坛、米粉节、同城会等。一个好的产品再配上独特的销售方式,让小米用户对这个品牌的忠诚度非常高。


网易云音乐作为一个音乐播放平台,如今自身却变成IP大户,这也要归功于忠诚的粉丝。精彩的歌曲评论区让网易云音乐多了社交属性,这些自来水般的粉丝用户自主生成内容,形成集群效应,使这个平台的声量不断扩大。要知道,网易云音乐上线后仅用了一年时间,用户数就突破了一个亿。当然,用户数不足以描述网易云音乐的独一无二,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像很多初创APP,通过烧钱在短时间内获得庞大用户量、之后又迅速消失,它从一开始就在不断提高用户忠诚度,充分利用了“长尾效应”。网易云音乐让长尾用户感受到他们是受重视的,并充分抓住了这些用户的需求,从用户获取上避开与巨头的直接竞争。同时,网易云音乐还始终坚持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音乐社区,而不仅仅是一个音乐播放器”,回归内容,将营销重点放在了丰富自身的歌单、评论、音乐人动态等等上面,养成自己的粉丝群体,从而从用户粘度上彻底与竞争对手拉大差距。随着口碑传播,第一批网易云用户吸引来了第二批、第三批……


在自媒体领域,粉丝忠诚消费的案例也有不少,其中罗振宇创立的“罗辑思维”可谓典范。罗辑思维从2012年开始播出,每一集十几分钟的语音讲一个观点,到现在已经更新到了六百多集;2013年,罗辑思维公众号推出了微信会员收费制度,短短6个小时5500名会员名额被抢光,创收160万,成为互联网的一个神话。虽然罗振宇总是避讳粉丝经济这个标签,但无法否认的是,罗辑思维的内核依旧还是粉丝经济。罗辑思维将目标用户定位为85后白领读书人,这群人有共同的价值观,并渴望社群中找到精神上的优越感。因此,罗辑思维为这群用户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然后通过一些活动让用户获益,例如罗胖售书活动、众筹卖月饼活动、柳桃的推广活动等,让粉丝会员可以对外销售商品,而有能力的人则可以在罗辑思维300万用户面前展示自己,得到认可。这种模式既有内容的价值输出,也有金钱的鼓励,同时养成了用户的付费习惯,最终使得罗辑思维名利双收。


粉丝经济的驱动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都开始运用粉丝经济的理论来解决盈利和信任问题,逐渐兴起的自媒体也已成为粉丝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开始懂得一个原理:粉丝才是最忠诚的消费者,得粉丝者得天下——通过社交建立起自己的粉丝群,才可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位。


2.jpg


四、“经营”是维持粉丝经济的核心


粉丝经济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经济浪潮中的最强音,但是从诸多的案例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粉丝转化成真正的经济利益/模式,靠的从来不是幸运,而是经营。


在不同的领域,粉丝经营有不同的侧重点。娱乐领域要做到粉丝经济的规格,需要持续地输出内容,并且保持风格稳定,如:陈翔六点半、papi酱的短视频等。企业品牌要巩固自己的粉丝,就不能只靠高高在上的品牌表达,而是真正去研究受众群体,例如江小白所有的运营,都是围绕年轻人来做的,定位十分准确不说,还很清楚年轻人内心的想法。自媒体领域的粉丝经营,则需要专业、精品的内容,如果缺乏自身的核心价值,只为刷屏或为内容而做内容,最终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无法发展为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的精髓在于和粉丝互动,只有粉丝、没有互动也不会产生经济。无论是哪个领域,专注都是难能可贵的,找到连接粉丝的核心点,专心耕耘,不盲目追风,耐心经营,然后才能考虑如何精准变现。


粉丝经济的影响力已经无处不在,它带来了一些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商业机会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知萌咨询创始人兼CEO肖明超认为,粉丝经济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四大改变:一是新的关系链接,大家因为共同喜欢一个品牌、一个人、一个媒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聚在一起去认同某种价值观、生活方式;二是为营销提供了新的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粉丝经济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和消费者互动;三是去中介化,以前如果要和用户产生关系可能要通过很多渠道,现在可能只需要一个达人、一个IP就可以直接影响一群人;四是为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提供载体,以故宫为例,大家会因为消费故宫的衍生品而对历史更加了解,扩展视野、丰富知识。


用户基数庞大的粉丝经济,能够迅速成就一个明星和品牌,但是,粉丝经济究竟能走多远呢?一方面,一旦粉丝崇拜对象的“人设”出现偏差,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极易分崩离析。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的付费意识逐渐养成,我们依然可以期待更加优秀的模式出现。再以罗辑思维为例,罗辑思维虽然靠粉丝经济起家,但如今罗振宇却一直在强调“社群”概念,于是一部分人认为这说明粉丝经济并不稳定。但仔细剖析后我们会发现:这恰恰证明了粉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罗辑思维是不断成长的,从“罗辑思维”到“得到APP”,罗振宇个人的魅力其实已经支撑不起这个更大平台的运作了——平台需要更多的包容性,那么这时候提出“知识社群”的概念,其实也是这个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粉丝经济的一种形变。未来,粉丝的社群化也许会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除了社群化趋势,IP化和跨界的趋势也同样值得关注。现在,很多内容生产者都在打造自己的IP,因为IP化能释放出更多商业能量,能和粉丝实现更深度的交流。不少案例则说明,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都是通过跨界的方式来实现的,如小黄人和小黄车、网易云音乐和亚朵酒店等等。他们通过这种共享粉丝的方式达成共赢,进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


press-journalist-photographer-news-headlines.jpg


粉丝,是一个已经被市场捧到手心里的群体;粉丝经济,是一个已经被市场关注许久的经济模式。这个领域的诱惑太大,各行各业都在试水,但看细节,市场往往把“经济”考虑得太多,将“粉丝”考虑得太少。

粉丝经济,经营为本,只不过经营的不是生意,而是人心。





文/本刊编辑部


文章评论

历史评论

专家微博Talent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