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门数字集团成立于2004年,是数字时代新营销的先行者和探索者,至今在这个行业已走过了14个年头。作为国内第一批数字营销公司,始终以创意和技术优势,为客户创造品效合一的营销力量。
“领先半步是我们的秘诀。”蓝门数字集团的CEO胡文恺先生如是表示,因为整个行业趋于同质化,并不敢想领先整整“一步”,因而有了这个“领先半步”的思想,即做好当下业务的基础上,会有一些资源投入到创新上,关注大环境的同时关注自身的能力,“比如流行什么就去了解什么,缺什么就去做什么,不断以一种年轻的姿态在这个行业前进。”

蓝门领先的那“半步”在哪里?
与其他的数字营销公司相较不同,蓝门数字集团是一家以技术和创意为核心的整合营销机构,新兴技术是创意最强有力的辅助,这也许就是那“半步”的信心来源。蓝门旗下分七大业务单元:蓝门数字营销、蓝门精睿数字商业、蓝门信息科技、原生易程序化广告平台、梦洁宝贝蓝门数字商业,五大业务单元独立运营、资源贡献、协同作业。蓝门从04年开始就有很健全的创意团队和技术团队,到现在为止技术团队已经孵化成一间独立的公司,跟传统的技术部可能有所不同,不仅做一些支援型的技术开发,而且还拥有数个具有知识产权的应用产品和单独外包承接技术业务的综合能力。
蓝门的事业部制也有一些特别,事业部和事业部之间并没有重复建设,例如整合数字营销、电商数字营销两个事业部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竞争,更多的是合作。如果出现一个整合业务的客户,有营销、有电商又有技术开发,那么大家就共同来服务,这就首先从机制上避免了重复的投入,没有工作冲突,协调好过程中的交叉部分就可以高效完成任务。
每一年,蓝门都会给每个团队一些“微创新”的任务,规定在达成业务增量的同时,要做好一定的转型,这个转型就使用“微创新”来形容。比如其中一项是规定每个团队的业务增长里有10~20%是要与新加入的概念(如AI、电商、新零售)相关的,有了约束与目标,坚持下来一定是有变化和发展的,对于接纳新概念就不会止于纸上谈兵。
品牌的升级、传达与忠诚
升级精神在这个时代可能常常被提及,蓝门的“微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说是贯彻这种升级精神。而品牌升级分对外和对内两个部分,对“外”品牌升级相对来说就是传播的形式、内容、形象上升级,但对于品牌的真正升级来说,对“内”其实是最难的。胡文恺表示,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发现一些传统品牌客户会要求用互联网思维去做事情,但是逐渐发现会碰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供应链很传统,生产什么就向消费者卖什么,整个过程在设计之初就跟互联网思维是相悖的,互联网思维是按需思维——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因而要跟上这个互联网时代,真正运用到互联网思维,可能还是需要从消费者出发。
但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且碎片化,选择越多就意味着最终抉择就越困难,品牌主在做传播的时候要考虑的点比以前复杂很多。胡文恺表示现在与消费者的沟通表面上是越来越多了,但真正有效打动消费者的时刻却越来越少。蓝门很注重一个渠道的粘性是否和目标受众是一致的,所谓精准营销就是通过对的渠道找到对的受众,先考虑前者“精准”才会有后者“营销”。
品牌忠诚度曾经是企业留住用户的基础,但如今情况正在变化,年轻人不再关注品牌的广告,而且年轻人可以选择的消费品牌非常多。一个品牌在不断地扩长领域、获取等多的流量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本身具有忠诚度的那批用户,因为消费者的忠诚度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牢固。粉丝是善变的,在媒体发达的时代,消费者对品牌看法的改变可能是几分钟的事情,而对于忠诚度的“维护”要比“培养”的成本低。胡文恺表示,以前很多企业一直在做客户关系管理的事情,现在虽然提得少,但是重要性并没有下降,而是把这层维护提升到整个市场部各个环节里面去了,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看作提升品牌忠诚度的一部分。
创意的维度在发生变化
这个时代的创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idea”的概念了。
社交化的趋势让所有的信息都变得十分碎片化,但同时每个个体都是创作者兼传播者。对于广告人来说,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为信息的堆成使想到的“idea”极有可能是雷同的,大家类似的东西越来越多,每一次创新的过程“新”的部分会越来越困难。
这个困难蓝门是利用技术的手段来克服的,利用技术来提高一个可实践的创意门槛。越简单的创意呈现背后就有可能存在越高难度的技术操作,在玩转一些套路的时候利用好数据、技术、平台合作,使得一个创意更有“创意感”。蓝门从04年开始就是一家创意为导向的公司,直到现在蓝门在业内虽然不是曝光率最高的那家公司,但是在所有服务过的客户口碑中,几乎都十分认可创意和技术部分。对待创意的态度,胡文恺坚持简单的就是最好的,“打动人心的永远不会太复杂”。
创意维度的增加,将创意本身的难度分摊到每一个环节上,包括技术、平台、展示方式等等,一个个小环节的创新突破也会有一个全新的创意呈现。
蓝门数字集团和其他数字营销机构略微不同的技术创意之路,使它显得在这个行业更扎实一些,就像一个核心圆在不断地向内吸收、向外膨胀,本质不变,厚积薄发,有可能某一天体积庞大到可以“起飞”。
文/本刊记者 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