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小众切口

2019.03.04 14:04:22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李雨珊  

经过2017年的井喷式涌现,文化类综艺节目在2018年进入了平稳发展期。但是,与口碑的优异表现不符,文化类综艺在收视率或播放量上表现欠佳。或者说,刚刚迈入“春天”的文化类节目并没有及时迎来它的“盛夏”,反而有衰败的迹象。据“2018年综艺节目播放量榜”显示,榜单前二十名中仅有“幻乐之城”一部文化类综艺。那么是否正如许多人所预想的那样,文化类综艺前景堪忧?在经历了大众尝鲜式的短暂狂欢后,重新回归小众,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大势所趋:审美蜕变,寻找文化归属感


不同于人们的刻板印象,如今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受众不再局限于中老年群体。在多元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大背景下,年轻人希望找到自己的文化根基,站立于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因此,文化类综艺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年轻受众的关注,同时也被他们赋予了新的期待。


据央视资料显示,《国家宝藏》观众的主体构成人群中,年龄集中度最高的人群是20岁~25岁,15岁~20岁紧随其后。有数据显示,在《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系列人文类综艺节目的受众群体中,95后观众超过了三成。


正如《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所说,“当下社会对年轻人的审美是有一些偏见的。吸引年轻人的并不是‘傻白甜’,他们也非常喜欢有质感的东西”。


毫无疑问,年轻的灵魂喜欢追逐新奇的事物,但追逐“新”不意味着浮躁和喧哗,与追逐精神力量和思想深度并不冲突。“无脑”的娱乐综艺、明星真人秀节目长期霸屏,90后、00后被泛娱乐包围,但他们没有沉浸一味的“傻乐”中无可自拔。相反,经过需求的蜕变,年轻观众企图追寻更高层次的满足——渴望找到文化归属感和情感共鸣,追求文化质感,提高自身审美。


渐入佳境:改善观感,探索节目新形式


早在2016年,一部叫《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B站走红。B站用户在观看过程中自主挖掘“槽点”、“笑点”,通过弹幕交流将纪录片的文本解构、再现,分享经过“二次创作”的文化符号,最终,将一部严肃的纪录片变成了一场大型弹幕狂欢。虽然这部作品在院线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作品在B站的爆红对传统视频网站进行了反哺,“修文物”最终收获了360万次的播放量,受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出品方的预期。


有人将这一事件理解为一次具有亚文化特征的小众狂欢。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有着探索和学习的热情,但同时用“玩笑”及“娱乐”的态度不断抵抗着主流文化过于严肃的仪式感。经此事件,制作方意识到文化类综艺节目亟须更新换代,迎合更为年轻化的需求。


因此,相较于观众被同一类型节目不断刷屏的2017年,如今节目制作方在形式创新上煞费苦心,一扫明星读信或者素人PK吟诗作对的单调乏味。制作方多采用舞台演出作为节目的必要流程,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表演形式,比如《一本好书》的360度沉浸式舞台剧、《国家宝藏》的明星演绎和《国风美少年》的唱演秀等。节目以更有层次、更全面的艺术表达,形成超强的感染力吸引观众,撕掉了文化类节目“无聊”与“严肃”的刻板标签。


这一类创新迎合了一部分年轻观众追求新奇的特点。节目在开播时都激起了短暂的议论热潮,有关话题轮番出现在热搜榜上。但由于节目同质化严重、文化生产“虚浮”等原因,热度难以延续下去。


发展空间:深挖文化意义,细分垂直化内容


如今,文化类综艺创新的步伐遇到阻碍,再度陷入相互模仿的怪圈。制作方面对期待压力山大,似乎走到了“山穷水尽”。文化类节目还会不会再度“回热”?又该朝什么方向发展?


笔者认为,当今电视综艺制作正在吸取许多网络节目制作的特点,与网综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同时,文化类综艺也在借鉴其他类型综艺节目的一个趋势,即植根于文化本身,深耕垂直化领域,探索发现更多的纵深空间。


如已大火的《这就是街舞》《中国有嘻哈》等竞技类综艺,这些节目的题材都源于不受主流重视的街舞艺术、嘻哈艺术等小众圈层。制作方对这一类题材深刻剖析,设置符合其特质的竞争机制,创造出有嘻哈、街舞的潮流符号,引起观众心理认同与情感共鸣。节目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效果,从而形成了“小众狂欢,大众围观”的盛况。


相比之下,当前流通于市场的文化类节目文本对“传统”的解读过于单一,主要围绕在“诗歌”、“文物”这两大类上。只是作为文化载体,这两者所蕴含的内容都太过于宽泛。比如诗歌历经了两千多年,其内容可涵盖朝代的更迭、语言的变迁,甚至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制作方将这一类历史悠久的文化载体作为主要文本内容,节目中自然会形成某种大众讨论的环境。虽然这一做法能实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和共通,但并没有真正做到对节目内容的垂直细分,无法迎合年轻受众的观看需求。


任何题材的文化类节目创新,都需对“文化”有清本溯源式的理解和阐释,不能停留在露出文化元素、平移文化特征等方面,而应该深入探索文化本质。


另外,90后、00后群体中,存在很多属于传统文化框架下的圈层文化群体,如汉服圈、古风圈、红楼圈等各类传统文化圈层。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符合时代的重新理解,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群体的新文化符号。全媒体时代,制作方探索与创新的视野,不应仅仅停留在同行之间,应先潜入文化长河之中,再结合时代,去倾听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表达,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实践与需求。


现如今,一方面,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也有着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新期待。另一方面,节目制作越来越精良,制作方不断融合创造出更丰富的节目表现形式。只要能冲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将广博的传统文化内容垂直细分,找到“打入年轻人内部”的切入点,文化类综艺节目必能逆袭“出圈”,再造“爆款”。

文章评论

历史评论

专家微博Talent
more >